陈永杰;梁月美;尽管马克思未对“时间”概念展开过专题化的深入考察,但在其哲学发展进程中,这是一条不能忽视的“隐形线索”。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首次较为集中地探讨了“时间”概念,他通过对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展开双重批判实现了时间范畴的理论跃迁。马克思反驳了德谟克利特由时间实体化所形成的绝对时间观;肯定了伊壁鸠鲁的感性时间观,同时指出其旨在捍卫个体心灵宁静而以感性时间批驳实体化时间的狭隘思路。由此,马克思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与历史观交织的时间观,完成了时间、对时间的感知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者之间的勾连,确立了理解时间概念的感性知觉原则。无疑,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时间概念的深入探讨与阐释,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理论萌芽及其逻辑演进。尤其是在数字资本主义重构时空秩序的当下,重新探索马克思时间哲学的唯物史观基因,对于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空批判理论具有重要启示。
2025年03期 No.243 4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