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托;黄雅玲;
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提升居民参与意愿事关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成效。本研究基于CGSS2021的调查数据,从环保自我效能感知、生活垃圾污染感知和政府环境治理绩效感知三个方面探讨了公众感知对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并考察了邻里互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第一,环保自我效能感知与政府环境治理绩效感知对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生活垃圾污染感知通过政府环境治理绩效感知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第二,邻里互动在公众感知影响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中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第三,政府环境治理绩效感知对城乡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村居民显著。上述研究发现可为提升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2025年04期 No.244 4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杰;方思源;
作为多重目标和工具的复杂安排,政策组合是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本研究通过构建涵盖政策战略、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三种要素在内的政策组合演进分析框架,运用文本挖掘法和Nvivo12研究工具,对1986年至202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组合的动态演变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目标组合呈现“由粗到细”“由笼统到精细”的演进历程,且关注重点逐步由中间清运转向末端处理,并进一步向源头减量和综合治理并重的方向演进;政策工具组合则从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为主,逐步向经济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政策工具过渡,形成了多元并用格局;政策战略作为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有机结合体,呈现出以源头减量战略的漂移机制、中间清运战略的分层机制、末端处理战略的替换机制为主的阶段性特征。
2025年04期 No.244 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清晨;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依托平台开展治理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文献对平台的本质和平台化治理的功能意涵探讨相对不足。平台的本义是满足行动者意图和活动开展的基础性支撑架构,目的是为行动者提供能力。本质上,平台是一个具备“核心—边缘”架构的模块化复杂系统,力求通过重新配置、扩展、适应或定制,满足用户需求和目标。平台组织架构决定了平台发挥效用的原理。相较于传统治理模式,平台化治理的比较优势在于通过共同生产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能,面向复杂场景激发社会治理创新,通过有效参与改善政民互动实效,面向条块关系促进跨部门协同治理。但当前,平台化治理仍面临平台“空转”与实用性差并存,平台驱动创新的效用未能充分发挥,依托平台的公众参与质量参差不齐,结构性障碍导致条块协同依旧受阻等现实困境。由此提出平台化治理的调适路径,即:拓展政务平台经验,开发多元公共服务场景;激发数字平台驱动力,助力政府治理创新;优化平台运营管理,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加强知识流动和提升行动能力,促进条块协同。
2025年04期 No.244 7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